上虞九旬老人,21年捐书超9万册!

2024-03-20 16:05 来源:

  “这么多书,藏品都是章爷爷一个人捐的,也太厉害了吧”“嘿嘿,有空多来来啊”……日前,崧厦街道华镇小学师生前往章家村党群服务中心,依次走进位于二楼的图书室和红色馆,被眼前成排的图书和丰富的藏品“震”住了。今年91岁的章余庆老人如数家珍般,乐呵呵地为大家介绍这些“收藏”的“前世今生”。

1.jpg

  当天,区关工委思想道德“五老”讲师团成员李金海也以章余庆长达21年的买书、捐书、收藏史为例,为大家上了“奉献”一课,深受现场师生欢迎。

  年年不间断,21年捐出一个“中型图书馆”

  章余庆老人的“捐书史”可追溯到2003年,至今已有21年。

  此前,为方便看带孙辈,章余庆和老伴章秋娥从老家崧厦章家村搬至百官西横河社区。2003年,当得知社区图书室需要一个管理员时,他便自告奋勇;而当看到其中单薄的藏书量时,他又陆续自掏腰包添置,使藏书很快增加到了1万多册,居民借书卡达到190多张。这之后,章余庆就一发不可收,如燕子垒窝般,不停地买、藏、捐。

  买书需要真金白银地投入,这钱怎么来?老人告诉记者,他和老伴有两笔“收入”,一笔是原来的养老金,两人加起来一月有600多元,而从2014年起改领失地农民养老金,现在每人每月有2000多元;一笔是来自三个子女的赡养费。除去基本的生活开销,留下的钱就全部用来买书。这么多年,他自己也算不清到底花了多少钱。

  在买书上,他也讲究“精打细算”,如时常打听哪家书店在打折、哪个地方有收旧书,一灵到市面就马上赶去。多年前,他听说有家书店要转行,上门谈妥价格,把3000多册图书统统“吃”进。

  2018年,想着叶落归根的章余庆又回到了老家。为继续支持他的书香事业,女儿女婿把其在百官的7000多册图书及其他藏品运到章家村,足足装了18车。小儿子把老宅翻新后,专门腾出25平方米的面积,作为老爸创办家庭书屋专用房。孙子就此为爷爷设计了一个高达6米的挑高层,再用玻璃作顶,确保书屋内有充足的自然光线,便于阅读。去年,因身体欠佳,老人又把书屋的大部分书籍捐给了村中的图书室。而该村图书室的书原本也由其捐赠而来。

  这些年,尽管年事已高,章余庆的四处捐书之举也仍在继续。记者在原家庭书屋的墙上看到,崧厦街道丁泽村、区颐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送来的簇新锦旗即是一个很好的记录。

  “捐书也要捐在人家真正需要的地方。”章余庆告诉记者,在捐书前,他会跟对方了解所需图书的数量和种类,然后承诺一个期限,回去之后先盘点“库存”,不够的就一点点地买,一点点地收,齐了再送过去。

  21年来,以西横河社区图书室为起点,章余庆的捐书“版图”已扩展至大半个上虞。截至目前,老人已参与承办15家农村(学校)书屋,书籍超过9万册,相当于一个中型图书馆的规模。

  常常有惊喜,收藏杂家更喜慷慨献宝

  其实,章余庆不光痴迷于藏书捐书,也同样寄情于各种物件的收藏和捐赠,是区收藏家协会的活跃分子。从大量毛主席像章、雷锋历史资料和实物,到旧时粮票、布票、旧烟标,再到瓷器、铜器、文房四宝乃至豆刀、麦杓、饭斗、斗笠等旧时农用、生活用具等,都是老人的收藏对象。用他自己的话说,就是爱捣鼓点老东西。

  到如今,他参与、承办的“红色收藏馆”就有3个。记者了解到,最早在百官半山社区的一处集体用房内,章余庆曾与老友俞才丰一起尝试筹办红色小馆,每年寒暑假都会迎来大批学生的参观。如今在位于百官解放街的上虞红色收藏馆中,也有老人送去的100多件藏品。

732c61c4e1ac74a2eec4957fee277c8.jpg

  在章家村红色馆,老人更是以一己之力包揽了所有藏品的展陈。此处也日益成为周边学生沉浸式接受红色教育的首选之地。而今年,他又收到了邻村潘韩村开办红色馆的邀约。近来一得空,他就爬上自家的储物间去“淘宝”、整理。

  至于各种主题的小展览,更是多到他自己都记不过来。“一边看管图书室,一边做小展览,也是增加点趣味性新鲜感,聚聚人气。”章余庆说,最初也是在西横河社区图书室旁的一间屋子,隔段时间,一群喜欢收藏的左邻右舍把东西拿出来,一同切磋切磋,可以引来不少新面孔。后来这就成了他为图书室以及后来的家庭书屋“引流”的一个做法,基本上每两个月就换一次。常换常新的展品,常常让来人惊讶不已,笑问家里是不是藏了个“百宝箱”。

  如今年过九旬,去年又生了一场病,有没有想着要歇一歇了?“我现在就耳朵不太灵,趁着精神还好,就多做点,准备点,藏在家里也没用。”老人一边吃着热气喝着中药,一边笑呵呵地说。


来源:上虞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 冯楠

编辑:章梦霞

审核:孙昭

终审:陈文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