浙江日报丨这名香港浙商离世,让家乡动容

2024-02-19 11:14 来源:

  2月18日,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、浙江省爱乡楷模、知名港胞张杰因心脏病突发在香港离世,享年95岁。大家通过各种方式,追思这名爱心人士。今日浙江日报对此进行报道。

  2月18日,正月初九,年味依然浓烈,而在绍兴上虞,很多人却沉浸在深深的缅怀中。当天凌晨2时零1分,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、浙江省爱乡楷模、知名港胞张杰因心脏病突发在香港离世,享年95岁。大家通过各种方式,追思这名爱心人士。

  张杰在家乡上虞可谓家喻户晓,他的名字总是和捐资助学紧紧相连。许多上虞人曾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过他的帮助:或是拿到过他设立的奖学金,完成了求学梦想;或是在他出资建造的教学楼里上过课,做过实验;或是使用过他捐赠的教学、体育器材。

  18日上午,不少市民赶到上虞梁湖街道的一幢老房子外,献上一朵鲜花,鞠上一躬。1928年,张杰就出生于此。这幢老屋,与周围的农家新居相比,略显寒碜。不远处,便是张杰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捐资建造的梁湖天香小学和张杰中学。几十年过去了,校舍依然宽敞明亮,学生毕业了一茬又一茬,但他们都知道,自己的学校是一位在香港“睡地板的老板爷爷”捐资建造的。

  由于家境贫困,张杰很小的时候就来到香港谋生。1978年,他在九龙一带的街上租了一间不足6平方米的楼道口,开起零售铺,做卖蟹、卖粽子、卖茶叶蛋的生意。

  虽然在香港的生活算不上富裕,但张杰对在家乡捐资助学情有独钟。

  1979年,张杰捐给上虞中学一台价值3000元的彩电。之后,每次回乡,张杰都要去各个学校走走看看,发现有困难的学校,就出资建校舍、添设备。上世纪80年代,在上虞中学,张杰发现学校找不到一间像样的实验室和图书馆,便慷慨解囊,先后为上虞中学捐建教学楼、图书馆、宿舍楼,并捐赠彩电、乐器、面包车、吊扇等物资。他还设立1万元的奖学基金。

  1991年,张杰得知国家开展“希望工程”,他特地来到上虞的四明山区,走访了当地的小学、中学。他拿出100多万元,兴建皂湖、覆厄两所中学和梁湖、湖西两所小学。他又来到上虞偏僻的陈溪乡红桥村,捐资20多万元,捐资兴建红桥小学。

张杰曾荣获上虞杰出乡贤等称号。    刘盼 摄

  上世纪90年代,《浙江日报》多次在显著位置报道张杰捐资助学的事迹。张杰曾告诉记者,正是艰难的谋生路坚定了自己捐资兴学的心愿,他说:“中国要富强,一定要把教育搞上去,但人口多、摊子大,光靠政府是不够的,要全民来支持教育,捐资兴学才行。”

  40多年来,张杰共捐资1500万元,建造了18幢张杰教学楼,32间教室和宿舍楼、图书馆,并设立200多万元的教育基金,资助困难学生。

  这位慷慨助学的港商,对自己和家人却非常“吝啬”。2005年,张杰被全省民众公选为“浙江骄傲”人物。在颁奖仪式上,张杰笑着说:“人家叫我老板,其实我睡的是地板,吃的是豆瓣。”

  1997年,浙江日报记者曾应邀前往张杰在香港的家里做客,发现他家30来平方米的一间房子被一隔为二,里间是卧室,外间作为客厅。并不是张杰无力改善住房条件,而是他把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钱,都捐给了家乡的教育事业。张杰常说:“钱要花在正道上。”在香港,张杰吃的是粗茶淡饭,穿的是廉价衣衫,出门坐车,专拣没有空调的公共汽车,就因为车票便宜。张杰对自己“抠”得近乎苛刻。有一年,老人生了一场病,做了一次手术。躺在医院的病床上,张杰翻来覆去睡不着:怎么补上这个缺口呢?最后,这位有几十年烟龄的“老烟民”硬是戒了烟。

  对自己马虎惯了的张杰,回乡捐建学校却十分讲究。每次建楼,张杰总是特别忙碌,选定校址、检查质量、督促进度……桩桩件件都要劳心费神,他还专门物色了一支建筑队承建新校舍。建张杰中学时,张杰又关心起厕所问题:“不能让孩子们在臭烘烘的地方念书啊。”建成的厕所果然亮堂、整洁。

  张杰最近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,是在2023年8月。受上虞家乡人民的委托,上虞乡贤研究会会长陈秋强等前往香港祝贺张杰95岁大寿。这是张杰第一次过生日。张杰对大家说:“有人问我,长寿的秘诀是什么?是舍得!我把一生节衣缩食的钞票都为家乡捐资兴学,我心里很开心。长寿大概是老天对我的回报。”

  “生命长度各有时限,生命宽度可广如大海。亦如家乡的曹娥江水川流不息,家乡人民会永远缅怀张老先生。”陈秋强感慨。


来源:潮新闻

编辑:朱雪非

审核:孙昭

终审:章海宁